口吃的状态表现略谈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楞子、结巴嘴等,主要表现为与他人交往时出现多种语言失误现象,以及相关的伴随动作。口吃者的言语交流阻碍和伴随动作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的口吃者会在开始说话和说话过程中出现语言重复、拖音等口吃现象。比较严重的口吃者,一开口说话就会卡住,发不出任何声音;有的说话时会出现用力摇动头部,用脚蹬地,用手乱抓乱舞,以及眨眼睛、翻舌头等伴随动作;有的甚至会出现面部肌肉痉挛。有些口吃患者平时说话比较流利,但一遇到自己的领导、老师或自己钟爱的异性时,口吃就会十分厉害。有些口吃者在和自己的父母、朋友、同事等说话时口吃较少,但一遇到陌生人则口吃较多;有些患者则相反。有些口吃者特别害怕某个年龄段、某种性别的成年人,如有的口吃者特别害怕5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一遇到这类人,就会出现严重的口吃。如有的是遇到某个特定的人,我们治疗过的一个患者,就是一遇到他的舅舅就口吃,说不出来.
有些口吃者平时说话比较流利,但遇到某些特别的字或词, 如“八”、“半”、“大”、“我”、“二”、“就”、“张老师”等时,则发不出音来,成为所谓的“难发音”,下次一遇到这些字、词就会口吃。有些口吃患者说中文或自己的方言时口吃很重,说外文或普通话时口吃较轻;而有些患者则相反。绝大多数口吃者在唱歌时或饮酒后,口吃会变轻,但也有少数者在唱歌时或饮酒后,口吃反而加重。还有一些患者说话并没有多少口吃现象,一般人不认为他是口吃者,但他却总是害怕发生口吃,坚持认为自己是口吃*者。
有些口吃*者害怕在食堂排队买饭,害怕在车站排队买票,害怕乘公交车报站名等。一个口吃者在食堂买饭,本来要吃四两饭,但由于排队时间长,经过反复“酝酿”后,他觉得"四两"这两个字发不出来,于是改成买“半斤”;后来“半斤”两个字也发不出来,又改成买“三两”;最后连“三两”也发不出来了。每到吃饭时间,他都惶惶不可终日,到食堂买饭成了他最害怕的事情。
有些口吃者害怕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害怕接听或拨打电话,害怕开会发言。有些口吃者非常害怕接听电话,电话铃一响,他就会找个借口逃脱,让别人去接听电话。还有许多口吃者害怕在别人面前拨打电话,每次打电话都要躲避别人。有些口吃者特别害怕老师提问,总是喜欢坐在后排,躲避老师的眼光。只要老师一提问,他就把头低下来,害怕老师叫到他。一个害怕开会的口吃者,在开会前一天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始终担心明天开会的事情。当天晚上他可能会失眠,第二天恐惧感更加强烈。到开会发言时,他口吃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以后,别人只要一提到开会,他就非常害怕。为了逃避开会发言,有些口吃者甚至会请病假,而实际上他根本没生病。
这种与他人语言交流时发生的口吃现象,常常成为口吃者关注的焦点。
除了口吃现象外,口吃者还会出现生理上的表现,如心跳、脉搏加快,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咽喉部肌肉紧张,脸色发红或发白,手脚或全身颤抖等等一系列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这些现象会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不少口吃者因此怀疑自己的咽喉部肌肉、心脏或呼吸系统有问题。
口吃者遇到容易产生口吃的对象或环境时,会采取迅速逃避的行为。他们的这种逃避行为往往表现得非常强烈、非常冲动,在正常人眼里显得非常“怪异”。
除了上述语言、生理和行为上的表现外,最重要的还是口吃者的情绪表现--恐惧反应。口吃者在某些场合,或遇到某些人,或说到某些字(或词)时,会出现强烈的恐惧感----一种对自己说话要发生口吃的恐惧。正是由于这种恐惧情绪导致了口吃患者上述一系列生理上的现象反应,如心跳加快、咽喉部肌肉紧张、脸色发红或发白及胸闷、气短、颤抖等。这些生理上的现象反应又进一步导致口吃者说话急促、重复、拖音、突然卡住发不出声来等口吃现象。
有些口吃者说话并无口吃现象,却坚持认为自己是口吃*者,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对自己说话要发生口吃的恐惧。口吃*者的逃避行为,实际上也是为了避免发生恐惧和避免恐惧产生的后果----口吃。
虽然明知这种恐惧反应的不合理性和荒唐性,但一遇到相应的对象和环境,口吃者就会重复出现这种恐惧情绪及其相关的生理现象和语言失误现象,并极力采取逃避行为,口吃者自己根本无法控制。
因此,恐惧情绪反应是口吃者的核心状态表现。